娄底市娄星区洪水单屋场:从煤灰蔽日到绿意盎然
娄底市娄星区洪水单屋场:从煤灰蔽日到绿意盎然
娄底市娄星区洪水单屋场:从煤灰蔽日到绿意盎然
娄底市娄星区洪水单屋场的屋场会现场。 娄星融媒供图(tú)
中新网湖南新闻5月21日电 (李思思 付一舟 李宏伟 张政 陈倩(chénqiàn))夏日(xiàrì)微风轻拂,娄底市娄星区蛇形山镇秋湖村洪水单屋场(dānwūchǎng)新建的小游园里生机盎然,屋场理事会理事长谢育文正细心修剪枝叶。村民王竹清满面春风地走近问道:“理事长,听说下午要召开屋场会?”谢育文笑着说:“没错,搞卫生评比活动(huódòng),你记得来(lái)参加啊。”
当天下午,村民聚到小游园,围坐在一起,听秋湖村党支部书记胡少敏通报卫生评比结果(jiéguǒ),对“最美清洁户(hù)”进行表彰。王竹清(wángzhúqīng)是洪水单屋场出了名的勤快人,这一次,她就是表彰对象之一。
“以前我们这里有很多煤矿,运煤车碾压过,路上全是大坑,加上(jiāshàng)我们这里有三个组,各有各的想法。”王竹清(wángzhúqīng)回忆,屋场(wūchǎng)所在地是煤炭采矿区,过去长期的采挖导致地表下沉,地面干旱,粉尘弥漫。
当初,屋场建设方案被提出的(de)时候,反对声一片,村民对此充满疑虑和担心。面对阻力,村支两委和屋场理事会并没有退缩。“复耕的土地能种菜,清理的沟渠能灌溉,屋场建好(hǎo)了对大家都好……”谢育文在屋场会上(shàng)掰着手指给(gěi)大家“算账”,泛黄的记录本上,密密麻麻记载(jìzǎi)着那些日夜的奔波与坚持。
航拍娄底市娄星区(lóuxīngqū)洪水单屋场。 娄星融媒供图
通过村支两委和屋场理事会成员(chéngyuán)一次次上门做工作,耐心倾听村民们的(de)诉求(sùqiú),打消他们的顾虑后,大家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高涨。复耕土地、清理沟渠、打造小菜园……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,屋场的建设顺利推进,环境发生了(le)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在(zài)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屋场(wūchǎng)越来越美,但是建好的屋场如何管,设施谁来维护,卫生谁来打扫,成了屋场建设(jiànshè)后半场无法回避的问题。答案还得从屋场会里找。
在讨论(tǎolùn)公共区域卫生分工时,有村民率先提出意见:“我长期负责同一片区域,打扫起来难免倦怠,能不能轮换一下?”没想到话音刚落,立刻有人主动回应(huíyìng):“行,这块交给我,保证收拾得干干净净。”更有热心(rèxīn)村民拍着胸脯表态:“要是大家实在抽不开身,我多分担些(xiē)也无妨。”一来一往间,共治共管的意识在实践中(zàishíjiànzhōng)渐渐成型。
屋场会(huì)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,洪水单屋场的村民也(yě)明白了,人心聚拢的地方,荒土也能种出春天。
如今,村民拿(ná)起扫帚打扫房前屋后成了一种自觉。77岁的村民胡连秀笑容里透着自豪:“现在住着舒服,我们更有责任搞好卫生!”这份责任感(zérèngǎn)如同希望的种子(zhǒngzi),在每家每户生根发芽。
曾经的矿区变成了充满生机(chōngmǎnshēngjī)的家园。胡连秀或许不懂什么是“基层治理”,但她知道,推窗(tuīchuāng)见绿的日子,就是(jiùshì)最好的答案。洪水单屋场,还在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。(完)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